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海峡两岸乳化剂的比对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本文在概述食品乳化剂的基础上,比对海峡两岸的乳化剂的标准在允许使用数量和品种、使用原则、适用范围和限量等方面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食品乳化剂 海峡两岸 标准 对比研究

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不断推动两岸食品行业的交流互动,而近年来,由于食品添加剂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1]时有发生,加之两岸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和管理体系存在异同,使得两岸进出口食品的检测违禁违规的案例越发频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食品添加剂乳化剂为例,食品乳化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可从允许使用数量和品种、使用原则、适用范围和限量等方面对比海峡两岸的乳化剂的标准差异,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两岸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卫生安全,保障两岸人民消费权益和生命健康。并借以反哺两岸的深贸易合作,促进祖国的和平与发展。

1、食品乳化剂的概述[2]

1.1食品乳化剂的定义[3]

食品乳化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可降低食品中互不相溶的各构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均匀的、稳定的乳状液。其主要作用为发泡作用、消泡作用、抗菌保鲜作用,与蛋白质的络合作用,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类物质的作用等[3]。

1.2食品乳化剂的分类[4]

一般地,按来源分为天然乳化剂和人工乳化剂。

按分子量大小分为低分子乳化剂和高分子乳化剂。

亦可按电离类型分为离子型(如高级脂肪酸盐、硫磺盐、烷基铵盐)和非离子型(如聚乙二醇型和多元醇)。

食品行业上通常按HLB值分为W/O型乳化剂和O/W型乳化剂。

1.3食品乳化剂的安全性[5]

乳化剂食品乳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物质,不仅种类繁多,如磷脂、硬脂酰乳酸钙、单酸甘油酯和二酸甘油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脂肪酸聚甘油、脂肪酸丙二醇酯等,而且它们应用在不同食品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国内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卫生环境差、用量不严格、伪劣过期使用和滥用等都使食品乳化剂的安全性降低。例如塑化剂(乳化作用)风波:台湾地区抽检饮料产品中发现毒性物质塑化剂DEHP源于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台湾昱伸公司在制造起云剂时为节约成本,将DEHP代替棕榈油生产。此事件波及台湾、大陆、香港、澳门、欧盟、美国等地。

2、乳化剂标准对比

2.1允许使用的数量与品种差异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6]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截止至2012年第9号公告),大陆地区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乳化剂数量有42种。2011年7月中国台湾地区《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中允许使用的乳化剂30中。

2.2标准使用原则对比

共同点:大陆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和台湾的《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都采用正向肯定列表方式,列出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范围和限量,而未列出的添加物禁止使用。

不同点:台湾标准明确指出非列表中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类别,均不得使用[7];大陆地区GB2760则是强调食品添加剂的原则 [8]。大陆地区对着色剂使用的要求较台湾地区严格,GB2760-2011一半以上对的乳化剂允许使用的食品品种和允许使用量进行了规定,其他乳化剂允许其按照生产适量添加;而台湾地区对乳化剂的使用要求比较宽松,几乎所有的乳化剂允许在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2.3允许使用的范围与限量对比

评判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安全,核心的标准在于食品添加剂是否在规定的范围限量使用。两岸地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明确要求。

台湾地区允许使用的30种着色剂中,有种27可在各类食品中按实际需要适量添加,占允许使用着色剂的90%;大陆地区允许使用的乳化剂中,只有12种完全可以按照生产需要适量添加,占允许使用乳化剂的28.6%。

从上述看出,两岸地区共同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乳化剂有12种:铵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硬脂酰乳酸钙、琥珀酸单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蔗糖脂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乳酸脂肪酸甘油酯。不仅命名存在差异,而且使用的范围和限量的差异显著。大陆地区均有明确限量(0.05-0.5g/kg)和限制使用的范围,而台湾地区允许在各类食品中按实际需要适量添加(除铵磷脂外)。例如蔗糖脂肪酸酯(台湾称脂肪酸蔗糖酯),大陆规定在各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同,一般小于10g/kg。而台湾允许在生产过程按需要适量使用。

3、食品添加剂标准与管理的建议

3.1政府

政府在食品行业上应起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地构建完善的标准与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要加强食品添加剂标准研究,及时更新和加强风险监测,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贩子,引导食品行业安全、全面、快速发展。

3.2企业

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责任的第一人。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要以生产安全优质的食品为目的,做到诚信自律、加强国内外的信息交流,不断提升管理与生产技术水平。

3.3社会观众

社会观众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增强维权和参与意识、发挥对食品安全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47-266

[2]2013-2017年中国食品乳化剂消费竞争态势与发展趋势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2013-01-9 [引用日期2013-01-9] .

[3] 郝素娥,徐雅琴,郝璐瑜编著.食品添加剂与功能性食品 配方・制备・应用.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147-162

[4]华中农业大学编.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北京市:农业出版社,1986,84-87

[5]姬德衡等主编.食品卫生指南.沈阳市: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205-210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2011年4月20日公布,2011年6月20日实施)

[7] 台湾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EB/OL]http://consumer.fda.gov.tw.2012-9-17

[8] 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